《求索》
如需要此书籍,请QQ群832083618联系。
作者简介
常继国,1957年生,黑龙江延寿人,马方综合征患者。曾因疾病两度失明,经中国眼科之父郭秉宽教授及其学生褚仁远、陆道炎、卢奕等多位教授的帮助重见光明,2006年又进行了心脏手术,恢复了健康。为回报社会投身于公益事业,帮助和救助马凡综合征病友,组建了北京康心马方综合征关爱中心,现为北京康心马凡综合征关爱中心副理事长和主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罕见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读常叔编纂的自传书《求索》之感
早之前,常听常叔或他人谈及早些年常叔生活的坎坷和求医的艰难,以及常叔如何和这些医生专家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这些都是只言片语,让我对常叔的传奇人生更为好奇。听说常叔出了这一本自传《求索》的书籍,因此迫不及待的联系常叔寄了一本过来。
虽然这是一本自传,但是我觉得他更像一本百科全书,像一本关于马凡的医书,像一本励志书,像一本成功学的书,像一本心理书,像一本创业书,像一本职场书等等。常叔在书中不光随着对疾病认知的提高从而介绍了相关的疾病知识,更介绍了对待疾病的心理认知和如何自救如何求医,还有介绍了生存之道如何谋生,立命之本和如何坚持和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和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等等。
只有身同感受的人,才有切肤之痛。常叔的每一个经历,每一次自救,都是我们病友的真实写照。看着常叔小小年纪扛起家庭的责任,强烈的求治欲望而不能上学学习,我的心里揪心;看着常叔每次求医无望而受到的打击我也黯然神伤;看着常叔的生活逐渐好转,各项病症逐渐得到救治,我也跟着欢呼。在流泪中,高兴中,庆幸中,责怪中,哀怨中,时而破涕为笑,时而笑着笑着又流泪了,时而喜极而泣,时而如坠冰窟……每个人的一生有容易的时候,也有难迈过去的坎,我们拖着病痛之躯,生活更是多些劫难。
60-80年代是中国艰难和动荡的时期,没经历过的人难以想象当时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尤其是出生在物质生活极大提高的新生代人们。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亲身经历那种生活,但是不妨碍我们从常叔的自传书中看到体会到当时自然环境的恶劣和人们生存的艰难。在冰天雪地中,在几十厘米的积雪中,10几岁常叔以柔弱的病躯与天做斗争,为家尽力。常叔带着妹妹们在冰天雪地里去山上弄柴回家的艰辛,为了补贴家用和买书看和为能争取到正式工作机会去做最累最脏的临时工活,每次费劲求医都是不能治疗的结果一次一次打击着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常叔……看的让人心惊肉跳,担惊受怕,伤心泪落。这些事情南方的人和新生代的人没经历过,但是上学的艰辛,大家能身同感受。常叔那个时候坐在阴暗的小教室里面的第一排依然看不清黑板,看书写字贴着书本,后来迫于生计不得不辍学,但是常叔依然不放弃学习的机会,在艰苦环境下坚持自学。从自传的字里行间,你能看出这个是一个小学没毕业的人写的吗?这段生活真是太难了,即使现在的病友在苦在难,也应该没有常叔这个时期这么困难。
90年代起,常叔的日子虽然艰难,在常叔的努力拼搏下,但是终归有所好转,生活也有了盼头,在求医过程中遇到不少好心人,眼睛的医治也终于有了希望,在坚持学习下,不光对疾病有了更多认识,生活意志更加坚定,对人生的思考更加宽广和深邃。
常叔的几次修建新房,一次比一次难,难以想象。尤其是一次修房中,深更半夜几百包水泥掉进水池,常叔一个人在水池里忍受着水泥水的浸蚀把浸了水的有两百来斤的水泥一包一包的托上岸,然后深夜赶紧组织人员抢修房子,不然水泥失效了,你能想象这过程多么惊险,生活的多么不易吗?
那个年代,联系全靠信,不像现在网络和通信这么发达,大家可以及时的网络或者电话联系,加上当时社会的管制,人员不能像现在这么自由流动。要联系上医生,找到医生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啊。好在那个时候民风淳朴,人与人之间不像现在这么冷漠和防备,但是任何时候都要相信你遇到的好人肯定比坏人多。就像很多人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一样,但是常叔却实实在在的无私的救助了很多病友,很多病友开始还不敢相信有人会这么无私的帮助他们甚至以为常叔是骗子。通过常叔长期坚持写信找医生求医,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办理转诊和跨省医疗去上海做了眼睛手术。
这个时期常叔也开始自己做生意,或者在公司任职。这个时期的经历,尤其值得做生意或者在公司任职的人仔细品读,里面的为人之道和做生意的方法尤其值得借鉴和学习。常叔开杂货店带伤进货的艰辛难以想象,这使我在想,生活容易吗?纵使现在生活难,也比常叔那个年代和常叔经历的年代好多了。再看看书后三位病友分享的经历,更是各有各有的难处,只有负重前行,积极改变自己的生活才能使生活改变。
在那个艰苦的岁月,虽然常叔想尽办法为妹妹们争取医治,但是由于医疗水平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最后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小妹离世。这种亲人离世的无可奈何和无助道尽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辛酸。好在现在有常叔和德达医院的帮忙,纵使你家贫如洗,也能得到救助;有孙立忠,卢毅等医生的精湛医术和仁者仁心,之前不能医治的现在都能得到很好的治疗。我时常想,咱们得了这个病,也属不幸,但是比起脑瘫,白血病,癌症或者其他罕见病等,我们也算幸运,毕竟我们还能如正常人一样生活,相关的病症还能医治。我们不能怨天尤人,这于事无补,而是要像常叔一样积极面对生活,努力让生活过好,更不要埋怨父母,没有父母不想生一个健康的你,如果在生之前能知道你是不健康的,恐怕也没有你的出生,可怜天下父母心,对孩子的爱,天下的父母是一样的。
在21世纪10年代,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常叔的生活好转了,也算是家庭幸福美满,这个时期开始心系病友,为大家排忧解难,帮助不少病友获得了新生。在救治病友的过程,也真是惊险万分,跌宕起伏。如果没有常叔的帮助和医生的救助,这些病友恐怕早已不在人世。
常叔这本自传书,很励志,很激励大家和鼓舞大家。吾等应以常叔为榜样,勇于面对病情,乐观生活,积极的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紧密的团结在中心周围,为更多病友服务,造福与他人,把常叔这份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光明之心和博爱传承下去照亮更多人。
当你不开心时,当你失落时,当你无助时,当你生活有迈不过的坎的时候,请您捧上常叔的自传书《求索》细细品读。
目录
楔子……………………………………………………………………………………………………………………………(1)
-
第一篇搏命
一 童年……………………………………………………………………………………………………………………(7)
二 第一次痛哭…………………………………………………………………………………………………………(21)
三 不一样的少年………………………………………………………………………………………………………(27)
四 第二次求医…………………………………………………………………………………………………………(44)
五 写求医信……………………………………………………………………………………………………………(51)
六 渴望正式工作………………………………………………………………………………………………………(67)
七 看眼科书……………………………………………………………………………………………………………(74)
八 敬爱的郭老………………………………………………………………………………………………………(84)
九 再受挫折……………………………………………………………………………………………………………(90)
十 春天 …………………………………………………………………………………………………………………(97)
十一 上海之行………………………………………………………………………………………………………(107)
十二 见到光明………………………………………………………………………………………………………(121)
十三 踏上征程………………………………………………………………………………………………………(145)
-
第二篇求索
一 哥哥的责任………………………………………………………………………………………………………(151)
二 弥补眼病耽误的学习与工作………………………………………………………………………………(163)
三 重温协和医患情………………………………………………………………………………………………(181)
四 错失机遇………………………………………………………………………………………………………(204)
五 低谷………………………………………………………………………………………………………………(211)
六 举家南迁………………………………………………………………………………………………………(233)
-
第三篇光明
一 返乡………………………………………………………………………………………………………………(249)
二 港医相助………………………………………………………………………………………………………(259)
三 再获新生………………………………………………………………………………………………………(270)
四 北京生活………………………………………………………………………………………………………(280)
五 投身公益………………………………………………………………………………………………………(294)
-
附录病友心声
一 感恩,生命中每一个遇见………………………………………………………………………………(331)
二 活着真好……………………………………………………………………………………………………(337)
三 扬起生命的风帆…………………………………………………………………………………………(345)
后记…………………………………………………………………………………………………………………(354)